最近三則新聞引起筆者的興趣。
新聞一:2012年9月1日,日本舉行年度災難應急演練,據共同社報道稱,共有40個縣的387000民眾參加了此次演練。
新聞二:人民日報調查:我國近四成公眾從未受過防災教育。一半以上人認為防災、減災教育不充分。專家認為防災減災教育要納入崗前培訓,教育要從運動式變?yōu)橹贫刃?,地方政府重視不夠、專業(yè)人員缺乏是主因。
新聞三:湖北襄陽市中小學校“開學消防安全第一課”活動啟動,開展“五個一”消防教育活動,安全宣教從中小學生抓起。
第一則新聞的三大看點:一、規(guī)格高。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和日本內閣各大臣參與其中,野田佳彥還到神奈川縣橫濱市視察了防災演練現(xiàn)場。二、規(guī)模大。40個縣的387000民眾參加了此次演練。三、法定化。為紀念1923年9月1日發(fā)生的關東大地震,日本政府于1960年將每年9月1日定為防災日。
筆者談:一、國家首相和政府高官參與應防災演練,是日本政府對安全宣教重視程度的最好證明,這種宣傳效果是文山會海所不能相比的。更應值得稱道的是日本舉辦的是地震防災演練,而地震在我國是被公眾定義為“不可抗拒性自然災害之一”的,而日本人就是要與這種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作抗爭,與“逆來順受”作抗爭,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二、日本40個縣38萬民眾參加演練,這種規(guī)?;顒拥慕M織能力和“不走過場”的演練實效,是讓人敬服的。還有一個細節(jié)應注意,參加演練的是38萬民眾,不是行政企事業(yè)單位的干部職工。人民日報的評論:“要擴大教育的覆蓋人群,讓防災減災教育成為一項制度,而不僅僅是運動”。事實上,在第二則新聞中,《人民日報》調查數據中“近四成民眾從未接受過防災教育”,這個數據放在農村尤其是邊遠區(qū)域,數據會更驚人。
日本是一個防災減災教育覆蓋率很高的國家,德國的防災減災教育率也很高,達到了80%。這些調查數據還涵蓋了農村。在我國的情況如何?《人民日報》調查中,被問及家中是否會常備急救用品,如救生包等,74%的人表示不會準備。而在記者的隨機調查中,十個人中只有一個人家中會常備滅火器,會使用滅火器的也只有兩個人,更有受訪者表示“車到山前必有路”。這些受訪者居安不思危的意識并不是個案,而是具有一定共性的,這也是我國安全事故頻發(fā)最大的意識上的安全隱患,這種意識上的安全隱患不消除,待到災害來臨時,只怕是“災害降臨生無門”,又是一場悲劇重演。
第三則新聞中,襄陽市從中小學生抓起,開展消防安全第一課,這種做法是好的,但筆者認為,安全教育面應不僅僅局限于消防,對全社會而言,開展安全生產防災自救宣教活動,也應是以“全覆蓋”為總目標,進單位、進企業(yè)、進校園、進社區(qū)、進家庭、進農村,讓防災減災等安全知識和技能成為人人要學、必學的基本技能,成為最基本的國民素質,實現(xiàn)安全文明程度與經濟發(fā)展同步,與世界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