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全管理注重“活”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口號從1906年美國凱理鋼鐵公司率先算起,已喊了近百年。但是,到現在一提抓安全,大家就會想到隱患、事故、硬指標、鐵任務、一票否決等,無形之中給職工戴上了一頂“壓力帽”。結果安全工作人人重視,個個撓頭,常常出現生、硬、冷,鐵板一塊的管理模式。這種慣性思維,一旦轉化為強勢邏輯,有時會使安全管理走上極端。如何改變,使職工真正的從自我主體意識上覺醒,做好安全工作。機修三班在強調安全管理嚴肅性的同時,更加注重安全管理方式的活躍性及參與性。如:安全預警,他們又稱之為“安全時段論”,就是在活的安全理念指導下開展的。
安全時段論認為,在某一段時間,可能受環(huán)境、天氣心理或情緒等影響,很容易發(fā)生事故,安全預警,就是要及時發(fā)現和找出這些危險時段,根據對危險程度的評估,發(fā)出紅色、黃色或藍色危險預警預報,來探索安全工作的一些內在規(guī)律,從而指導日常工作的開展。怎樣發(fā)現這些危險時段?他們采用了信息采集的方法,就是利用人們對各種新聞感興趣的特點,在空余時間,有意引導大家,閑談各種新聞趣事,現在大家叫它是新聞發(fā)布會,由信息員把上到國家大事,小到兩口子吵架,誰不舒服等等能夠或將要影響人們體質、情緒、心理、安全等信息進行記錄,班組還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渠道,來收集這些方面的信息。信息的采集是一個量的積累,量的增加,必將推動質的變化,他們制定的紅黃藍三個危險級別預警標準,就是設定的從量變到質變的轉折點,當信息積累達到標準,就在班前會上發(fā)出危險警報,并發(fā)布本次預警與班組的結合點,預警的等級周期等、這個預警周期就是危險時段。找到危險時段,發(fā)出預警后,班組將根據這次預警與本班的結合點討論制定防范預案,指導危險時段的工作。對適合否決條件的,就實行紅色否決,延后再干,一定要干的,針對每項工作,則制定防范的紅色個案,充分考慮并消除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危險隱患。自從班組實施安全預警后,班組成員參與安全工作的積極性明顯提高,收集信息、提出建議、技術改造、改變環(huán)境的人多了,有章不循,習慣違章的人少了,安全預警實施以后,機修三班沒發(fā)生一起險情以上事故。
安全預警在信息收集上,關鍵是有其參與性,在發(fā)布上,有其活躍性,在其實施上更有可操作性和指導性,在加之略施一定的榮譽性表彰和小額度的獎勵,經過一段時間,大家自覺不自覺一不留神參與了班組的安全管理,一改過去安全管理面孔,使安全工作的開展有了切入點,揭開了神秘面紗,克服了畏難情緒,使大家感到安全工作是一件有趣的事。
二、安全管理尊重“個性”
在安全工作中,機修三班引入了另一個安全管理理念是尊重個性的理念,他們認為安全與每個人的個性有著千絲萬縷聯(lián)系,通過對每個人性格及其三節(jié)律的觀察分析,與日常工作相結合,更有益于保證安全。將個性引入安全,他們稱為“個性搭配法”。
每個人生來所特有的情緒、智力、體質變化的周期,叫做人的三節(jié)律,三節(jié)律的周期是固定不變的,當一個人的三節(jié)律都處于低潮時,就會注意力不集中,身體疲憊,反應遲鈍,靈活性差,這時最容易發(fā)生安全事故。同時,每個人的性格也各有不同,有急的、有慢的、有心細的、有心粗的、更有暴燥的,當一個人碰到不適合他干的工作時,叫張飛去解亂麻,那可不是解麻,而是寸斷,就容易發(fā)生問題。正是看到了這一點,他們把班組中每個人的三節(jié)律及個性以曲線形式繪制起來,找準兩者最佳結合點,引入現場的工作之中,就象做手術一樣各有分工。“個性搭配法”的引入,實際上是對個性的尊重,對每一個人的人格的尊重,在方法上,就是通過尋找每個人的個性規(guī)律,而遵循其發(fā)展規(guī)律,揚長避短去短,通過個性的發(fā)揮,得到能力的發(fā)揮,從而避免與人的一些本性的東西發(fā)生沖突,避免就象過去說的改天換地,而變?yōu)楝F在的保護和恢復自然那樣,避免因與個性規(guī)律沖突而導致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個性搭配法經過機三班的不斷的完善和幾年的實施,有效的解決了,每個人適合干什么工作,不適合干什么工作的問題。沒有發(fā)生實施之前所擔心的個性張揚,取而代之的是,個性搭配法使得每個人在班組中都可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從而帶來了個體的愉悅,起到1+1大于2的效果,避免因性格不和而可能引起的不必要的內耗,給他們帶來的是更多的肯定和贊美,增強了班組的活力和凝聚力,呈現了班組另一種嶄新的精神面貌。如果說安全預警在方式上是安全管理的一個切入點的話,那么,“個性搭配法”的實施,則是在職工思想意識上筑起“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會安全”的一道防線。
三、安全管理求創(chuàng)“氛圍”
在機修三班,已經建立起這樣一個氛圍,一提“安全防火墻”,大家不再是有恐懼心里,慌張的情緒,而把“安全防火墻”當成做好安全工作的象征,在行為上力求做好各項工作,努力的把不安全行為因素,放在墻的另一邊,如:干活前,機修三班每位成員,已清楚想到兩明白,三清楚。明白工藝方案,明白技術要求,清楚安全責任、安全措施、周邊環(huán)境。同時班長還要做到三個了解:即“了解每位成員的思想狀況,身體狀況、安全意識狀況”。工作中,保持秩序井然,嚴謹細致,既有敢打硬仗的作風,又時刻注意身邊和設備上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千方百計在維修過程中,通過小改小革、技術改造等,將隱患清除掉。為設備人身安全提供良好安全環(huán)境。工作之余,認真安排不同的工作來檢查設備上,工具上存在的隱患,通過日檢、專檢和季檢,隨時或按周期檢查設備上存在的隱患,對檢查出的各種隱患,做到及時整改。他們已經把安全理解為是一門技術,并且是一門重要的必須學的技術,每個人,無論年齡大小維修技能高低,進入機修三班,必須拜師學徒,拜一人為安全師傅,學習安全技術,在至少兩個月的學徒期,其他工作可以不干,維修技能可以不學,但必須接受班組的安全教育,師傅負責教會日常工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項安全操作規(guī)程,帶領徒弟在工作中養(yǎng)成良好的安全習慣,安全成為每天工作生活的一部分,避免了忽緊忽松或嚴或疏現象,保持了一種正常均衡的安全心態(tài),不搞一時突擊,刻意追求,做到從容面對,避免“華論達心態(tài)”的出現,樹立了一面無形的“安全防火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