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肺患者心功能分析
矽肺是由于在生產(chǎn)環(huán)境中長期吸入較高濃度的含矽粉塵而引起的以肺組織廣泛纖維化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是當今發(fā)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法定職業(yè)病。矽肺起病隱匿,病情進展緩慢,難以治愈,通常是在疾病期通過拍攝胸片而被發(fā)現(xiàn),其臨床表現(xiàn)為:咳嗽、咯痰、胸悶、呼吸困難、心悸、失眠等,均缺乏特異性,為保護廣大勞動者的身體健康,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矽肺病,成為廣大醫(yī)務工作者的身體健康,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矽肺病,成為廣大醫(yī)務工作者不懈探索的方向。我們嘗試對矽肺住院患者進行了心阻抗血流圖測定,以尋求簡單易行,具有特異性的矽肺早期診斷方法,現(xiàn)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選擇 選擇年齡在45歲以上的醫(yī)院后勤行政管理人員(平均年齡55歲)29人作為健康對照,58例住院矽肺患者(Ⅰ期矽肺18人,平均年齡55.2歲、Ⅱ期矽肺21人,平均年齡53.0歲、Ⅲ期矽肺19人,平均年齡55.6歲)作為觀察對象,每組男女數(shù)大致相等。所有測定對象均排除了心臟、內(nèi)分泌病史,矽肺外的肺病史和矽肺并發(fā)癥。
1.2 測定方法 采用重復性好、對機體無創(chuàng)傷、操作簡便、患者易接受的心阻抗血流圖測定方法,儀器采用上海產(chǎn)ZK-Ⅲ型心阻抗儀和SJ-41型多導生理記錄儀,測定前讓被測對象安靜休息5~10min, 再進行3次連續(xù)測定,以心功能最佳的一次數(shù)據(jù)作為分析數(shù)據(jù)。
1.3 指標選擇 根據(jù)描記結果采用Kubicek公式計算 心泵功能指數(shù):心博出量(SV)、每分搏出量(CO)、心搏指數(shù)(SVI)、心臟指數(shù)(CI)。心肌收縮力指數(shù):心肌收縮力指數(shù)(HI)、C波波幅、Q-Z間期。
心室收縮時間間期(STI):Q-B間期(PEP)、B-X間期(LVET)、PEP/LVET比值。
2 測定結果
2.1 心泵功能測定結果 見表1。從表1中可見矽肺組各指標與對照組比較呈先增大而后減小,只有Ⅲ期矽肺組與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1),但矽肺各組間各指標差異明顯(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心肌收縮力測定結果 見表2。從表2中可見C波波幅、心肌收縮力指數(shù)均隨矽肺加重而逐漸降低,但矽肺組間組Ⅲ期矽肺和Ⅱ期矽肺組、Ⅲ期矽肺與Ⅰ期矽肺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Q-Z間期隨矽肺的加重而逐漸延長,各矽肺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P<0.01),但矽肺各組間差異無顯著性。
2.3 心室收縮時間間期測定結果 見表3。從表3中可見PEP隨矽肺加重而逐漸延長,矽肺各組與對照組比較均具有差異顯著性(P<0.01),而矽肺各組間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LVET隨矽肺加重而呈先延長后縮短,Ⅱ期矽肺和Ⅲ期矽肺組與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Ⅱ期矽肺、Ⅲ期矽肺組與Ⅰ期矽肺組差異有顯著性,PEP/LVET僅Ⅱ期矽肺和Ⅲ期矽肺組與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
3 分析與討論
阻抗血流圖是運用電阻抗技術測定組織內(nèi)容積變動情況,通過生理記錄儀進行描記、測算的一種無創(chuàng)性臨床檢查方法,其結果受心動周期影響而呈節(jié)律性變化。國內(nèi)學者曹文俊運用心阻抗血流圖檢測二硫化碳接觸工人心血管系統(tǒng)影響與損害的健康監(jiān)護是一種有探討價值的測定方法。有關矽肺患者心阻抗血流圖檢測結果分析國內(nèi)尚未見報道。
從檢測分析的結果看,矽肺對患者的心功能確有影響,表現(xiàn)為心泵功能指標先增大后減小,LVET先延長后縮短,組間差異明顯,充分反映了心臟代償力的作有。C波波幅、心肌收縮力指數(shù)逐漸縮短,Q-Z間期逐漸延長,矽肺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但矽肺組間差異無顯著性,可見此矽肺患者的Q-Z間期指標變化出現(xiàn)早而穩(wěn)定,可作為矽肺對患者心臟早期影響的研究指標。PEP、PEP/LVET指標呈逐漸延長(增大)趨勢,但僅PEP指標矽肺組與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而矽肺組間差異無顯著性,可見PEP也可作為矽肺對患者心臟早期影響的研究指標。
Q-Z間期是反映心肌收縮力變化的重要指標、PEP相當于心臟射血前期,主要反映心臟等容收縮期的長短,PEP延長表示心肌收縮力減弱。由此可見矽肺對患者心功能影響最敏感、最穩(wěn)定的變化是心肌收縮力改變。關于患者心功能受損的機制國內(nèi)學者陳慧漪認為主要為動脈血缺氧、高碳酸血癥、酸中毒所致.學者顧元文認為是組織慢性缺氧、肺動脈高壓所致,矽肺肺損傷主要病理表現(xiàn)為:局灶性、結節(jié)性細支氣管及血管周圍間質纖維化,隨病情發(fā)展呈進行性團塊狀纖維化。我們認為矽肺致患者心臟受損主要為長期動脈血缺氧首先致患者心肌收縮力變化,進而發(fā)展到整個心臟功能改變。有關PEP、Q-Z間期變化與作業(yè)工人接塵量、接塵工齡的相關性及其與肺功能變化的關聯(lián)性,有特作進一步觀察探討。(杜金海,尉忻菊,瞿麗明)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選擇 選擇年齡在45歲以上的醫(yī)院后勤行政管理人員(平均年齡55歲)29人作為健康對照,58例住院矽肺患者(Ⅰ期矽肺18人,平均年齡55.2歲、Ⅱ期矽肺21人,平均年齡53.0歲、Ⅲ期矽肺19人,平均年齡55.6歲)作為觀察對象,每組男女數(shù)大致相等。所有測定對象均排除了心臟、內(nèi)分泌病史,矽肺外的肺病史和矽肺并發(fā)癥。
1.2 測定方法 采用重復性好、對機體無創(chuàng)傷、操作簡便、患者易接受的心阻抗血流圖測定方法,儀器采用上海產(chǎn)ZK-Ⅲ型心阻抗儀和SJ-41型多導生理記錄儀,測定前讓被測對象安靜休息5~10min, 再進行3次連續(xù)測定,以心功能最佳的一次數(shù)據(jù)作為分析數(shù)據(jù)。
1.3 指標選擇 根據(jù)描記結果采用Kubicek公式計算 心泵功能指數(shù):心博出量(SV)、每分搏出量(CO)、心搏指數(shù)(SVI)、心臟指數(shù)(CI)。心肌收縮力指數(shù):心肌收縮力指數(shù)(HI)、C波波幅、Q-Z間期。
心室收縮時間間期(STI):Q-B間期(PEP)、B-X間期(LVET)、PEP/LVET比值。
2 測定結果
2.1 心泵功能測定結果 見表1。從表1中可見矽肺組各指標與對照組比較呈先增大而后減小,只有Ⅲ期矽肺組與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1),但矽肺各組間各指標差異明顯(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心肌收縮力測定結果 見表2。從表2中可見C波波幅、心肌收縮力指數(shù)均隨矽肺加重而逐漸降低,但矽肺組間組Ⅲ期矽肺和Ⅱ期矽肺組、Ⅲ期矽肺與Ⅰ期矽肺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Q-Z間期隨矽肺的加重而逐漸延長,各矽肺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P<0.01),但矽肺各組間差異無顯著性。
2.3 心室收縮時間間期測定結果 見表3。從表3中可見PEP隨矽肺加重而逐漸延長,矽肺各組與對照組比較均具有差異顯著性(P<0.01),而矽肺各組間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LVET隨矽肺加重而呈先延長后縮短,Ⅱ期矽肺和Ⅲ期矽肺組與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Ⅱ期矽肺、Ⅲ期矽肺組與Ⅰ期矽肺組差異有顯著性,PEP/LVET僅Ⅱ期矽肺和Ⅲ期矽肺組與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
3 分析與討論
阻抗血流圖是運用電阻抗技術測定組織內(nèi)容積變動情況,通過生理記錄儀進行描記、測算的一種無創(chuàng)性臨床檢查方法,其結果受心動周期影響而呈節(jié)律性變化。國內(nèi)學者曹文俊運用心阻抗血流圖檢測二硫化碳接觸工人心血管系統(tǒng)影響與損害的健康監(jiān)護是一種有探討價值的測定方法。有關矽肺患者心阻抗血流圖檢測結果分析國內(nèi)尚未見報道。
從檢測分析的結果看,矽肺對患者的心功能確有影響,表現(xiàn)為心泵功能指標先增大后減小,LVET先延長后縮短,組間差異明顯,充分反映了心臟代償力的作有。C波波幅、心肌收縮力指數(shù)逐漸縮短,Q-Z間期逐漸延長,矽肺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但矽肺組間差異無顯著性,可見此矽肺患者的Q-Z間期指標變化出現(xiàn)早而穩(wěn)定,可作為矽肺對患者心臟早期影響的研究指標。PEP、PEP/LVET指標呈逐漸延長(增大)趨勢,但僅PEP指標矽肺組與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而矽肺組間差異無顯著性,可見PEP也可作為矽肺對患者心臟早期影響的研究指標。
Q-Z間期是反映心肌收縮力變化的重要指標、PEP相當于心臟射血前期,主要反映心臟等容收縮期的長短,PEP延長表示心肌收縮力減弱。由此可見矽肺對患者心功能影響最敏感、最穩(wěn)定的變化是心肌收縮力改變。關于患者心功能受損的機制國內(nèi)學者陳慧漪認為主要為動脈血缺氧、高碳酸血癥、酸中毒所致.學者顧元文認為是組織慢性缺氧、肺動脈高壓所致,矽肺肺損傷主要病理表現(xiàn)為:局灶性、結節(jié)性細支氣管及血管周圍間質纖維化,隨病情發(fā)展呈進行性團塊狀纖維化。我們認為矽肺致患者心臟受損主要為長期動脈血缺氧首先致患者心肌收縮力變化,進而發(fā)展到整個心臟功能改變。有關PEP、Q-Z間期變化與作業(yè)工人接塵量、接塵工齡的相關性及其與肺功能變化的關聯(lián)性,有特作進一步觀察探討。(杜金海,尉忻菊,瞿麗明)
環(huán)保知識
職業(yè)衛(wèi)生